跳转至

微波电路与系统

\[ \def\N{\mathbb{N}} \def\Z{\mathbb{Z}} \def\R{\mathbb{R}} \def\C{\mathbb{C}} \]

无源器件和半导体器件

Smith 圆图上的变换

2023年3月8日。

\(z = \frac{Z_\text{in}}{Z_c}\)\(\Gamma = \frac{z-1}{z+1}\)。(一种 Möbius 变换)

情况 \(z\) \(\Gamma\)
短路 \(0\) \(-1\)
开路 \(\infty\) \(1\)
匹配 \(1\) \(0\)
纯驻波 \(j\times\R\) \(e^{j\times[0,2\pi)}\)
Smith圆图|Wikimedia Commons
变换 \(\Gamma\) 的效果 解释
沿传输线移动 \(l\)
\(+l\) 为“源→负载”方向)
\(\Gamma = 0\) 旋转 \(2\beta l\) 入射、反射波分别转动 \(\pm\beta l\)
串联纯电抗 沿内切于 \(\Gamma=1\) 的圆转动 \(z\) 变化纯虚数
串联纯电阻 沿正交于 \(\Gamma=1\) 的圆转动 \(z\) 变化实数
并联纯电抗 沿内切于 \(\Gamma=-1\) 的圆转动 \(z^{-1}\) 变化纯虚数
并联纯电阻 沿正交于 \(\Gamma=-1\) 的圆转动 \(z^{-1}\) 变化实数

Möbius 变换的复合

\(z \leftrightarrow \Gamma\),则 \(z^{-1} \leftrightarrow -\Gamma\)

\[ \frac{z^{-1}-1}{z^{-1}+1} = \frac{1-z}{1+z} = - \frac{z-1}{z+1}. \]

用微带线实现集总电容、电感

2023年3月7–8日。

对于宽 \(W\)、厚 \(d\) 的平板传输线,(传播方向)单位长度的电容、电感

\[ L_0 = \mu \frac{d}{W},\quad C_0 = \varepsilon \frac{W}{d}. \]

平板传输线理想模型

电磁场方向、传播方向相互垂直。电磁场局限在平板之间的长方体中,并且均匀分布。

此时 \(E d = U\)(电势定义),\(H W = I\)(安培环路定律)。

从而特性阻抗

\[ Z_c = \sqrt{\frac{L_0}{C_0}} = \sqrt{\frac{\mu}{\varepsilon}} \frac{d}{W}, \]

以及传播速率

\[ \frac{\omega}{\beta} = \frac{1}{\sqrt{L_0 C_0}} = \frac{1}{\sqrt{\mu\varepsilon}} = c. \]

微带

由物理参数,可得以下近似。

\(W/d\) \(Z_c\) 短线双端口特性
\(0^+\) \(+\infty\) 仅有串联电感
\(+\infty\) \(0^+\) 仅有并联电容

短线

以上“短线”是指传播方向上的长度小于 \(\frac18 \lambda\)

也可从转移参数(输出电压电流 ↦ 输入电压电流)理解。

\(+z\) 为“源→负载”方向,\(\theta = \beta z\),则微带线的转移参数为

\[ \begin{bmatrix} \cos\theta & j \sin\theta Z_c \\ j \sin\theta / Z_c & \cos\theta \\ \end{bmatrix}. \]

观察

  • 行列式为一 ⇔ 倒易(reciprocal)。
  • 主对角线上两数相等 ⇔ 对称。(取逆再统一正方向后不变)
  • 主对角线纯实,反对角线纯虚 ⇐ 倒易 ∧ 无耗。
  • 特征值为 \(\exp(\pm j\theta)\),特征向量分别是 \(U = \pm I Z_c\)

对比串联电感、并联电容的转移参数

\[ \begin{bmatrix} 1 & j\omega L \\ & 1 \\ \end{bmatrix}, \quad \begin{bmatrix} 1 \\ j\omega C & 1 \\ \end{bmatrix}, \]

即得 \(\theta \approx 0\)\(Z_c \to +\infty\)\(Z_c \to 0^+\) 下的近似。

微带支线

除了用作双端口器件,还可用作支线(支线一端短路或开路,另一端接入电路),这相当于与负载并联一段传输线。(传输线的输入阻抗可由 Smith 圆图判断)

P–N结

2023年3月25–26日。

结与二极管

应当区分结(junction)与二极管(diode),前者更微观。然而这里只写大致原理,并不太区分。

P、N区交界处(空间电荷区)扩散作用导致平衡时出现 N→P 方向内建电场。外部加正向电场(P→N)时减弱内建电场,导通;加反向电场时加强空间电荷区,截止。

Shockley diode equation:

\[ I \propto e^u - 1, \]

其中 \(u = q V / \qty(k_B T)\),有时还要除以一个(略大于一的)修正因子。

ECE531-Fall-19-Lecture-07-PN Junctions Electrostatics.pdf (broken 💔).

这很大程度上是经验公式,不过也能推导。考虑突变结,采用耗尽层假设(空间电荷区多子耗尽,电荷密度分别等于杂质浓度,从而电荷分别均匀分布),电势在突变处两侧分别为半抛物线状分布。

势垒区电容

势垒区电势为半抛物线状分布,\(\abs{Q} \propto \sqrt{\abs{V_\text{势垒}}}\)\(C \propto 1/\sqrt{\abs{V_\text{势垒}}}\)

扩散—漂移运动:

  1. 扩散取决与浓度负梯度(与 \(E_v - E_F\)\(E_F - E_c\) 负梯度一致,参考“载流子浓度公式记忆技巧”中的箭头)。
  2. 漂移取决于电势负梯度(电子的电势能、真空能级、\(E_c\)\(E_v\) 之间只差固定常数,负梯度一致)。
  3. 两种运动共同效果是 electron/hole exchange is determined by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ermi energies。
Quasi-fermi levels in p-n diode in forward bias|Wikimedia Commons

无外电场时,平衡后两区 \(E_F\) 一致,内建电场 N→P,能带(导带底、价带顶或真空能级)P区高于N区。这个电势差记作 \(V_D\)

有偏压时,分析恒定电场:

  1. 电势仍降落在势垒区(上图中空白区)上,P区、N区远处 \(E_F\) 的差等于 \(-qV\),远处 \(E_c\)\(E_v\) 或真空能级的差则是 \(q(V_D - V)\)
  2. 势垒区由于持续注入非平衡载流子,Fermi 能级分化为两个准 Fermi 能级,\(E_{F,p},\, E_{F,n}\) 都不随空间变化。
  3. 与其同时,这些非平衡载流子逸出到扩散区(上图中空白区以外),若这里只考虑复合、扩散,则载流子浓度(从边界到远处)按指数变化到平衡浓度。
  4. 由于非平衡载流子的影响总以少子为主,可认为扩散区多子的准 Fermi 能级不随空间变化。

扩散区电容

扩散区 \(Q \propto e^u\)\(C \propto e^u\)

现在分析电流。

  1. 势垒区没有合电流(因为准 Fermi 能级无梯度),但其边界决定了扩散区情况。

    势垒区两端电势能之差等于 \(q(V_D - V)\)\(E_{F,n} - E_{F,p} = qV\)

    再看载流子浓度。对每一种载流子,在它是多子的一侧,它的浓度就是平衡时浓度;在它是少子的一侧,根据 \(E_{F,n} - E_c\)\(E_v - E_{F,p}\) 的情况,按 Maxwell–Boltzmann 分布,它的浓度是另一侧浓度再乘 \(\exp(q(V_D-V) / (k_B T))\)

    也可直接考虑每一侧。对每一种载流子,在它是少子的一侧,平衡时 \(E_F\) 就等于这里多子的准 Fermi 能级,因此它的浓度等于平衡时浓度再乘 \(\exp(\Delta E_F / (k_B T)) = \exp(qV / (k_B T)) \eqqcolon e^u\)

    总之,边界处少子有非平衡载流子,浓度等于平衡时浓度再乘 \((e^u - 1)\)

  2. 扩散区没有漂移电流(因为电势无梯度),但非平衡载流子指数分布,它有扩散电流。

    指数分布时,扩散电流密度正比于非平衡载流子浓度。(系数是 \(qD/L\),其中 \(D,L\) 分别是这种载流子的扩散系数、扩散长度)

    因此,\(I \propto e^u - 1\)

一言以蔽之

  • 正偏压下,势垒降低,势垒区持续注入非平衡载流子,扩散区非平衡少子形成正向扩散电流,导通。
  • 反偏压下,势垒升高,Fermi 能级仍然分化,但效果是减少势垒区的载流子,扩散区非平衡少子仍形成反向电流,但这点载流子太少了,截止。反偏压较高后,势垒区几乎完全没有载流子,再升高势垒也没用,反向电流于是饱和了。

总电容

电荷有扩散区、势垒区两部分。两种电容都随电压变化。正偏时扩散区电容很大,为主;反偏时扩散区电容很小,势垒区电容为主。

击穿

反向电压较高时,反向电流可能突破饱和。

  • 热击穿:反向电流、电压都较大,电热效应明显,再加上热激发载流子恶性循环,最终烧毁。
  • 电击穿
    • 雪崩击穿(又名硬击穿):反向电压较高时,势垒区电场很强,载流子动能很高,碰撞电离增加载流子浓度,从而反向电流雪崩式增大。
    • Zener 击穿(又名软击穿):P、N区都重掺杂时,空间电荷区很薄就杂质就能提供足够多电荷达到平衡,因而反向电压不太高时内建电场就很强,存在内部场致发射,增大反向电流。

M–S结

2023年3月26日,2023年6月7日,2023年6月10日。

Metal–Semiconductor 结又名 Schottky 结,制成的二极管叫 Schottky barrier diode(SBD)。

M–S结中金属内部均一,接触表面有势垒,半导体内部有缓一些的势垒。外偏压影响半导体内部势垒,决定载流子浓度分布,形成整流特性;接触表面的势垒因钉扎(半导体表面态密度非常高,电子填不过来)而几乎不变。

与P–N结不同,M–S结有整流特性是因为多子在表面附近的势垒,与非平衡载流子、少子关系不大。因此与比P–N结相比,M–S结一般电容更小(没有少子积累),反向饱和电流更大。输运原理不同也导致M–S结略更偏离 \(e^u -1\),正向导通电压更小。

P–N结 M–S结
少子器件,电荷有存贮 多子器件,载流子无存贮
正偏扩散电容为主,反偏势垒电容为主 只有势垒电容
只适用于低频 高频也可用
正向导通电压 ≈ 0.6 V ≈ 0.3 V(想伏安特性曲线)
势垒更薄,反向饱和电流更大,击穿电压更小
两种掺杂,两端都要 Ohm 接触处理 制造简单

制作半导体器件时,金属引线与半导体天然形成的M–S结有害,这时可在半导体表面附近重掺杂,减薄势垒,实现欧姆接触。

各种二极管的特性

2023年3月26日,2023年6月7日,2023年6月8日。

  • 变容管

    主要利用P–N结反向工作时的微分电容特性,可用作调谐

    对于突变结,\(C \propto 1 / \sqrt{\phi - V}\),其中 \(\phi\) 是P–N结接触电压。缓变结的\(C\)\(V\)更不敏感,\(C \propto 1 / \qty(\phi - V)^m\)\(m \approx \frac13\)

    实际还能制造出 \(m = 2\) 的超突变结(用于线性调频:\(\omega \propto 1 / \sqrt{C} \propto \phi - V\)),以及 \(m \approx 0^+\) 的阶跃恢复结(正向导通,反向固定电容)。

  • 阶跃恢复管(step recovery diode)

    P⁺–N–N⁺。正偏时低阻,同时在N–N⁺界面积累大量电荷,大电容;反偏时高阻,同时仅P⁺–N势垒区有小电容。非平衡少子寿命很长,与一般P–N结不同。

    正向导通时,电压如普通二极管一样变化不大;由正偏转反偏时(注意因载流子寿命长,模式切换明显滞后于输入电压变化),电容突然变小,而电荷来不及转移,故输出电压会反向脉冲;重新正偏后恢复。

  • P⁺–I–N⁺管

    低频时,具有与P–N管类似的整流特性,但耗尽层人为加厚,电容更小且更恒定,反向击穿电压更高。

    高频时I区复合跟不上,是否导通取决于低频分量及相应整流特性。——可利用低频信号控制高频信号通断。

  • 雪崩管(又名 Read 管、放大芯片)

    全名 impact ionization avalanche transit-time(IMPATT)diode。

    原初版为N⁺–薄P–厚I–P⁺,可在N⁺–P发生雪崩,然后向P⁺渡越。这种管可实现放大,且峰值落后于输入交变电压,射频下对外可呈现负阻

    实用版的薄P–厚I可合并为一个区。为让两种载流子都漂移,还可对称过去做P⁺–P–N–N⁺(双漂移区)。

    大功率时,还可改用 trapped plasma avalanche triggered transit(TRATT)管,P⁺–N–N⁺,整个N区雪崩击穿。

  • 转移电子效应管(transfer electron diode, TED)

    第三代半导体产物。利用多能谷材料的 Gunn 氏效应天然产生振荡。(这种二极管无需结)

    因偶极畴的存在,电压增加、减小时伏安特性不完全相同:增加时的阈值电压会比减小时的保持电压略高。

频率变换器

一般原理

2023年4月15日,2023年6月8日。

  • 下变频:(source, local) ↦ out

    一般用阻性变频器,核心是非线性电阻,如 Schottky 势垒二极管。

  • 上变频:(source, pumping) ↦ out

    一般用参量变频器,核心是非线性电容,如变容管及阶跃恢复二极管。

线性器件无法改变频率(频域仅仅是相乘,不能搬移),变换频率关键在于非线性。

举个例子。某一器件的输入输出关系 \(u_\text{in} \mapsto u_\text{out}\) 非线性,想实现下变频 \((u_\text{source},\ u_\text{local}) \mapsto u_\text{out}\)

  1. 用线性电路实现 \(u_i = u_l + u_s\)
  2. 只考虑小信号(\(u_s \ll u_l\)\(u_s\) 高阶项可忽略),则 \(u_i \mapsto u_o\) 微分关系只由 \(u_l\) 决定。比如 \(\dd{u_o} = g \dd{u_i}\),其中 \(g\) 与 local 有关而与 source 无关。
  3. 至此,\(\dd{u_o} = g \dd{u_i} = g \times u_s\) ——输出(的微分)是 \(g\)(取决于 local)与 \(u_s\)(source)的。时域相乘对应频域卷积,可搬移频谱,变换频率。

必须非线性

若是线性器件,虽仍有相乘,但 \(g\) 也不随 local 变化……于是工作不了。

大信号也差不多

大信号(\(u_s\) 高阶项不可忽略,但仍有 \(u_s \ll u_l\))时,微分关系为 Taylor 级数,形式仍是“local、source 决定量”之积(的线性组合)。

再仔细考察上述关系。设 \(u_l\) 单频 \(\omega_l\),则 \(g\) 也具有相同周期,频谱包含 \(\Z \omega_l\)

都是时间的函数

\(g\)\(u_l\) 的函数,\(u_l\) 是时间 \(t\) 的函数。为方便 Fourier 分析,我们把 \(g\) 也看成 \(t\) 的函数。

各频率成分如下表。

\(g\) \(u_s\) \(\dd{u_o} = g \times u_s\) \(u_o\) 称呼
local 本身 本振
\(\pm \Z^+ \omega_l\) \(\pm \omega_s\) \(\pm(\omega_s + \Z^+\omega_l)\) (同左) 和频
\(0\) \(\pm \omega_s\) \(\pm\omega_s\) (同左) 信号基波
\(\mp \omega_l\) \(\pm \omega_s\) \(\pm(\omega_s - \omega_l)\) (同左) 所需中频
\(\mp 2 \omega_l\) \(\pm \omega_s\) \(\mp(2 \omega_l - \omega_s)\) (同左) 镜像
\(\mp (3+\N) \omega_l\) \(\pm \omega_s\) \(\mp((3+\N)\omega_l - \omega_s)\) (同左) 更高次差频

频率大小关系

下变频时,\(\omega_s \gtrsim \omega_l \gg \omega_s - \omega_l\)

下变频器

2023年6月8日。

实际下变频器都会设计对称性保证输出中某些频率成分为零,提高效率。具体来说,采用多个特性一致的二极管,输出前将这些路相减,称作“平衡”混频器。(单平衡一对二极管,双平衡两对)

另外,由于这种设计采用多管,同等输入下,每一管分担的电压小了,于是提高了动态范围。

  • 90°相移单平衡

    有 1,2 两个反接的二极管。

    \[ \begin{bmatrix} u_1 \\ u_2 \end{bmatrix} = \begin{bmatrix} 1 & -j \\ j & -1 \\ \end{bmatrix} \begin{bmatrix} u_\text{source} \\ u_\text{local} \end{bmatrix}. \]

    \(u_1 \mapsto i_1\)\(u_2 \mapsto i_2\)\(i_\text{out} = i_1 - i_2\)

    source 的 \(s (\in \Z)\) 次谐波与 local 的 \(l (\in \Z)\) 次谐波对应输出

    \[ {u_s}^s (-j u_l)^l - (j u_s)^s (-u_l)^l = {u_s}^s {u_l}^l (-j)^l \times (1 - j^s (-j)^l). \]

    \(j^s (-j)^l = 1\),即 \(s - l \in 4\Z\) 时,这一项为零——输出中有 1/4 的频率成分被平衡掉了。

    具体分析几例。

    • 输入 \(\omega_s, \omega_l\)\((l,s) = \pm (1,-1)\) 对应输出 \(\pm(\omega_s - \omega_l)\),为所需中频。由上式,系数为 \(-1 \times (j - (-j)) = 2j\),不为零。因此正常输入时,输出中存在所需中频,并且强度还是无平衡单端版本的两倍。
    • 输入 \((2\omega_l - \omega_s, \omega_l)\)\((l,s) = \pm (1,-1)\) 对应输出 \(\mp(\omega_s - \omega_l)\),还是所需中频。同理系数不为零。因此输入端在镜像频率有噪声时,这些噪声在输出端会混入所需中频——无法抑制外来镜像干扰

      镜像频率

      “镜像”一名因镜像、本振、源的频率成等差数列。混频器仅凭算术关系,无法区分它与正常输入,要想抑制这种噪声,必须在混频器前滤波。

    • 输入 \(\omega_s, \omega_l\)\((l,s) = \pm (1,1)\) 对应输出 \(\pm(\omega_s + \omega_l)\),为和频。由上式,系数为零,抵消掉了。

    另外还可考虑本振引入的噪声。在 local 端同时输入 \(\omega_l, \omega_n\),而 source 端置零。

    这时关系变为

    \[ \begin{bmatrix} u_1 \\ u_2 \end{bmatrix} = \begin{bmatrix} -j & -j \\ -1 & -1 \\ \end{bmatrix} \begin{bmatrix} u_\text{noise} \\ u_\text{local} \end{bmatrix}, \]

    输出则是

    \[ (-j u_n)^n (-j u_l)^l - (-u_n)^n (-u_l)^l = {u_n}^n {u_l}^l (-j)^n (-j)^l \times (1 - (-j)^n (-j)^l). \]

    我们只关心输入前难滤掉,输出又混到中频的噪声。\(\omega_n = 2\omega_l - \omega_s\) 时,\((n,l) = \pm(1,-1)\) 对应输出 \(\mp\omega_s\),由上式系数为零。因此可抑制本振噪声

  • 180°相移单平衡

    \[ \begin{bmatrix} 1 & 1 \\ 1 & -1 \\ \end{bmatrix}. \]

    local、source 分别接哪列都行,local 接到 \(\pm 1\) 一列则称“本振”180°相移型(或反相型),source 接到 \(\pm 1\) 同理。

  • 双平衡

    \[ \begin{bmatrix} -1 & -1 \\ 1 & -1 \\ 1 & 1 \\ -1 & 1 \\ \end{bmatrix}. \]

    \(i_\text{out} = i_1 - i_2 + i_3 - i_4\)

    输出中非零频率成分又少了一半。

微带典型实现如下。

  • 单端

    1. 叠加本振、源——平行线耦合器,两个输出端一个接后续电路,另一个接匹配负载。
    2. 变换阻抗——λ/4 阻抗变换器,相移线段。(本振、源频率相近,λ 按哪个都行;一般源弱一些,更希望保护,λ 按源)
    3. 中频、直流通路——λ/4 高阻细线接地。
    4. 抑制镜像频率——λ/4 开路线,直接连或用平行线耦合。(λ 按镜像频率的)
    5. Schottky 势垒二极管。
    6. 输出低通滤波——高频旁路 λ/4 低阻粗线开路、半环电感、缝隙电容。
  • 90°相移单平衡

    平行线耦合器或分支线耦合器,两个输出端各接一路二极管。

  • 180°相移单平衡

    环形电桥。

上变频器

2023年6月8日。

Manley-Rowe Relations | Dmitry Pelinovsky Web Page: Principles of Fiber Optics.

非线性系统涉及频率 \(f_1 \Z + f_2 \Z\),在 \(m f_1 + n f_2\) 输入系统的功率记作 \(P_{mn}\)。一般系统 \(\forall m,n \in \Z\)\(P_{+m,+n} = P_{-m, -n}\)Manley–Rowe 关系如下。

\[ \sum_{m,n \in \Z} \frac{(m,n) P_{mn}}{m f_1 + n f_2} = (0,0). \\ \]

另外,输出支路无源,不可能向系统输入功率,\(P \leq 0\)。由这两点可证明参量下变频器中,频率较低的输入反而从系统获得功率,因而总不稳定。

变容管倍频器的微带典型实现

2023年6月1日。

  1. 输入低通滤波、阻抗变换——如串联电感、并联电容。
  2. 直流偏置网络——从信号上分出直流支路,λ/4 高阻、λ/4 低阻、自偏电位器、地。(此处 λ 是输入信号的)
  3. 变容管。
  4. 匹配输出阻抗——λ/4 阻抗变换器。(此处 λ 是输出信号的)
  5. 输出带通滤波器——λ/2 如平行耦合线。(此处 λ 是输出信号的)
  6. 空闲回路——λ/4 开路线。(此处 λ 是不想要的低次谐波的)

放大器

实际功率与资用功率

2023年4月24日,2023年5月1日。

考虑单端口负载,给定电源及其阻抗,则传给负载的实际功率随负载阻抗变化。共轭匹配时实际功率取最大,称作资用(available)功率。(前述“阻抗”可全部换作(电压)“反射系数”)实际功率与资用功率之比称作失配系数 \(M\)

  • 低频电路
    • 负载阻抗太小 ⇒ 负载分压小 ⇒ 给负载的功率小。
    • 负载阻抗太大 ⇒ 电流太小 ⇒ 给负载的功率小。
    • 源、负载阻抗相加未能抵消虚部 ⇒ 电源输出电流、电压不同相 ⇒ 总功率小 ⇒ 给负载的功率小。
    • 负载反射系数太大 ⇒ 负载吸收太少 ⇒ 给负载的功率小。
    • 负载反射系数太小 ⇒ 再经电源反射的功率小 ⇒ 给负载的功率小。
    • 源、负载反射系数相乘未能抵消相位 ⇒ 波在源、负载间反射时不能完全同相叠加 ⇒ 存在内阻振荡 ⇒ 给负载的功率小。

详细论证如下。

先考虑简单的低频电路:源(source)端输入 \(V_s\)(有效值),有内阻 \(Z_s\),接上负载(load) \(Z_l\)

可知 \(I_l = V_s / (Z_s + Z_l)\)\(V_l = I_l Z_l\),从而传给负载的功率

\[ \begin{split} P_l &= \operatorname{\Re} V_l {I_l}^* \\ &= \operatorname{\Re} \frac{\abs{V_s}^2 Z_l}{\abs{Z_s + Z_l}^2} \\ &\leq \frac{\abs{V_s}^2 \operatorname{\Re} Z_s}{\abs{2 \operatorname{\Re} Z_s}^2}. \end{split} \]

记号

上标 \(*\) 表共轭。

\(Z_s = {Z_l}^*\)(共轭匹配)时取等。(分实虚,转化为实函数可证)

再考虑波。

flowchart LR
    source
    -.->|"a<sub>l</sub>"| load
    -.->|"b<sub>l</sub>"| source

    subgraph source
       a_s["a<sub>s</sub>"]
    end

记号

一般入射波记作 \(a\),反射波记作 \(b\)。(按幅度计)

flowchart LR
    a_s["a<sub>s</sub>"]
    -->|1| a_l["a<sub>1</sub>"]
    -->|"Γ<sub>l</sub>"| b_l["b<sub>l</sub>"]
    -->|"Γ<sub>s</sub>"| a_l

各量间算术关系如上图,可解得比例如下。

\[ \begin{array}{c|c|c} a_s & a_1 & b_1 \\ \hline 1 - Γ_l Γ_s & 1 & Γ_l \\ \end{array} \]

因此传给负载的功率

\[ \begin{split} P_l &= \abs{a_l}^2 - \abs{b_l}^2 \\ &= \frac{1 - \abs{Γ_l}^2}{\abs{1 - Γ_l Γ_s}^2} \times \abs{a_s}^2 \\ &\leq \frac{\abs{a_s}^2}{1 - \abs{Γ_s}^2}. \\ \end{split} \]

\(Γ_s = {Γ_l}^*\)(共轭匹配)时取等。

不等式的证明

一般 \(\abs{Γ_l}, \abs{Γ_s} \in [0,1]\)

先优化 \(Γ_l\) 的辐角。由三角不等式,

\[ \abs{1 - Γ_l Γ_s} \geq \abs{1 - \abs{Γ_l Γ_s}}, \]

\(Γ_l Γ_s \in \R^+\) 时取等。

再优化 \(Γ_l\) 的模。设 \(\abs{Γ_l} = λ \abs{Γ_s}\)\(λ \geq 0\),则

\[ \frac{1 - \abs{Γ_l}^2}{\abs{1 - \abs{Γ_l Γ_s}}^2} = \frac{1 - \lambda^2 \abs{Γ_s}^2}{\abs{1 - \lambda \abs{Γ_s}^2}^2}. \]

\(u = 1 - \lambda \abs{Γ_s}^2\)\(\lambda = \frac{1 - u}{\abs{Γ_s}^2}\),则上式可化为 \(u^{-1}\) 的二次函数

\[ \frac{1 - (u-1)^2 / \abs{Γ_s}^2}{u^2} = \frac{1 - 1 / \abs{Γ_s}^2}{u^2} + \frac{2}{\abs{Γ_s}^2 u} - \frac{1}{\abs{Γ_s}^2}, \]

从而求极值。

各种增益

2023年4月24日,2023年5月1日。

Calculate power gain from two-port S-parameters - MATLAB powergain. 2.3: Amplifier Gain Definitions - Engineering LibreTexts.

flowchart LR
    源([源]) -->|输入匹配网络| 放大器 -->|输出匹配网络| 负载([负载])

输出、输入比是增益。放大器是双端口器件,它有两处匹配问题,可定义多种功率增益(power gain)。

flowchart LR
    subgraph 输入端
        1a["资用<br>P<sub>1a</sub>"]
        -.->|"M<sub>1</sub>"| 1["实际<br>P<sub>1</sub>"]
    end
    subgraph 输出端
        2a["资用<br>P<sub>2a</sub>"]
        -.->|"M<sub>2</sub>"| 2["实际<br>P<sub>2</sub>"]
    end

    1a --->|"转换<br>transducer<br>G<sub>t</sub>"| 2
    1 --->|"工作<br>operating<br>G<sub>p</sub>"| 2
    1a --->|"资用<br>available <br>G<sub>a</sub>"| 2a

影响因素

\(M_1\)\(Γ_s\) 有关,\(M_2\)\(Γ_l\) 有关,各种增益都与放大器散射参量有关。

对于绝对稳定的放大器,可以实现双共轭匹配(两端口同时共轭匹配),\(M_1 = 1 = M_2\),从而 \(G_p = G_t = G_a\)。这一值称作最大功率增益 \(G_m\)。可推出 \(G_m = \abs{S_{21} / S_{12}} \times \qty(K_s - \sqrt{{K_s}^2 - 1})\),其中 \(K_s\) 为放大器的稳定系数。人为规定临界稳定(\(K_s = 1\))时的最大功率增益为最大稳定功率增益 \(G_s = \abs{S_{21} / S_{12}}\)

另外,若假设放大器只能“1端 → 2端”(\(\abs{S_{12}} \ll \abs{S_{21}}\)),则可计算单向化(unilateral)转换功率增益。

flowchart LR
    a_s["a<sub>s</sub>"]
    a_1["a<sub>1</sub>"]
    b_1["b<sub>1</sub>"]
    a_2["a<sub>2</sub>"]
    b_2["b<sub>2</sub>"]

    a_s
    --> a_1
    --->|"S<sub>21</sub>"| b_2
    -->|"Γ<sub>l</sub>"| a_2
    -->|"S<sub>22</sub>"| b_2

    a_1
    -->|"S<sub>11</sub>"| b_1
    -->|"Γ<sub>s</sub>"| a_1
\[ G_\text{tu} = \frac{1 - \abs{Γ_s}^2}{\abs{1 - S_{11} Γ_s}^2} \times \abs{S_{21}}^2 \times \frac{1 - \abs{Γ_l}^2}{\abs{1 - S_{22} Γ_l}^2}. \]

稳定性判据

2023年5月1–2日。

2.6: Amplifier Stability - Engineering LibreTexts.

应当要求放大器稳定——所有端口的反射系数的模都小于一。这些反射系数不仅与放大器的散射参量 \(S\) 有关,还取决于 \(Z_\text{source},\ Z_\text{load}\)。因此,要想保证放大器稳定,应同时限制 \(Z_s, Z_l\)

分别考虑每个端口。

\(x\) 端为例,需求 \(\qty{Γ_Y : \abs{Γ_x} < 1}\)

flowchart LR
    a_x["a<sub>x</sub>"]
    b_x["b<sub>x</sub>"]
    a_y["a<sub>y</sub>"]
    b_y["b<sub>y</sub>"]

    a_x
    -->|"S<sub>yx</sub>"| b_y
    -->|"Γ<sub>Y</sub>"| a_y
    -->|"S<sub>xy</sub>"| b_x

    a_y -->|"S<sub>yy</sub>"| b_y
    a_x -->|"S<sub>xx</sub>"| b_x

算术关系如上图,可得 \(x\) 端各种因素总的反射系数

\[ Γ_x = S_{xx} + S_{yx} \times \frac{Γ_Y}{1 - Γ_Y S_{yy}} \times S_{xy} = \frac{\square - \square Γ_Y}{\square - \square Γ_Y}. \]

记号

此处下标小写字母指放大器,下标大写字母指放大器以外部分(源、负载等)。

Möbius变换

3.2: Inversion - Mathematics LibreTexts

3.4: Möbius Transformations - Mathematics LibreTexts.

\[ a^{-1} - b^{-1} = - \frac{1}{ab} \times (a-b). \]

Möbius变这种形式保交比,保广义圆。

\[ \begin{split} & \abs{\frac{az+b}{cz+d}} < 1. \\ &\iff \abs{az+b}^2 < \abs{cz+d}^2. \\ &\iff \begin{bmatrix} z^* & 1 \end{bmatrix} \begin{bmatrix} a a^* - c c^* & a^* b - c^* d \\ a b^* - c d^* & b b^* - d d^* \\ \end{bmatrix} \begin{bmatrix} z \\ 1 \end{bmatrix} < 1. \end{split} \]

这种 Hermitian 阵对应广义圆或 \(\varnothing\)。事实上,若 \(A,C \in \R\)\(B \in \C\),则

\[ \begin{bmatrix} z^* & 1 \end{bmatrix} \begin{bmatrix} A & B \\ B^* & C \\ \end{bmatrix} \begin{bmatrix} z \\ 1 \end{bmatrix} = A \times \abs{z + \frac{B}{A}}^2 + \frac{1}{A^2} \times \begin{vmatrix} A & B \\ B^* & C \\ \end{vmatrix}, \]

\(B \in \R\) 时类似。

电路无源时 \(\abs{Γ_Y} < 1\)。为降低后续设计难度,可要求放大器绝对稳定(只要 \(\abs{Γ_Y} < 1\) 即稳定),问题归结为

\[ \max_{\abs{Γ_Y} < 1} \abs{Γ_1} \overset?< 1. \]

Rollett 绝对稳定性(stability)判据:

\[ K_s \coloneqq \frac{1 - \abs{S_{11}}^2 - \abs{S_{22}}^2 + \abs{\det S}^2}{2 \abs{S_{12} S_{21}}} \overset{?}{>} 1. \]

这只是必要条件。下面是充要条件。

\[ \begin{cases} K_s &> 1. \\ 1 - \abs{S_{11}}^2 &> \abs{S_{12} S_{21}}. \\ 1 - \abs{S_{22}}^2 &> \abs{S_{12} S_{21}}. \\ \end{cases} \]

另外,放大器实际接入电路后,要求可从 \(\abs{Γ_x} < 1\) 放松为 \(\abs{Γ_x Γ_X} < 1\)

设计匹配网络

2023年5月2日。

  1. 验证放大器绝对稳定。(条件稳定的放大器设计困难,一般不考虑)
  2. 按目标计算需要的输入、输出反射系数。
    • 追求大功率增益:双共轭匹配。
    • 追求低噪声系数:输入端取 \(Γ_{s, \text{optimal}}\),输出端共轭匹配。
  3. 利用 Smith 圆变换阻抗。

功率放大器的指标

2023年6月9日。

除了效率,功率放大器还特别在意线性程度。

  • 1 dB 压缩点

    输入功率太大时,放大器增益会下降。增益比小信号时低 1 dB 时的输入或输出功率称作 1 dB 压缩点。

  • 三阶交调系数

    输入双频 \(\omega_1, \omega_2\),由于非线性,输出可能有 \(\Z \omega_1 + \Z \omega_2\),串扰其它信道。离得最近的两个频率是 \(2 \omega_1 - \omega_2, 2 \omega_2 - \omega_1\),这两个频率的幅度称作三阶交调幅度,占基频的比例称作系数。

  • 调幅–调相转换系数

    输入功率变化单位比例导致的输出相位变化,单位常用 \(\deg / \text{dB}\)

振荡器

Kurokawa 负阻理论

2023年5月10日。

在一定电压范围内,器件可以呈现微分负阻,直流能量转化到交流,实现放大。

将电路划分为器件、谐振电路两个单端口器件。器件非线性,微分阻抗 \(-Z_D\) 与直流工作点 \(I\) 强相关,随频率缓慢变化,实部为负。谐振电路由电阻、电感或电容组成,阻抗 \(Z\) 只与频率有关,不过实部几乎不随频率变化。

  • 起振:总电阻以负阻为主(\(\Re(-Z_D + Z) < 0\)),电量振幅指数增长。
  • 平衡:电量幅度、相位都进入稳态,\(-Z_D + Z = 0\),振幅稳定。
  • 稳定性:微扰可恢复,条件是平衡点处 \(\Im( \pdv{I}(-Z_D)^* \pdv{\omega} Z ) < 0\)。(这是向量积的正负,即手性)

调谐时,\(\omega \mapsto Z\) 会变化,移动平衡点。若 \(\qty{Z}\) 有环,\(\omega \mapsto Z\) 时平衡点可能突然消失,导致工作点被迫移动,频率、功率跳变。而且即使调谐到原位置,平衡点也未必恢复,轨迹会滞后。

TED振荡器的工作模式

2023年5月10日。

TED 天然负阻,可用来实现振荡器。外围谐振电路有多种选择。

记号

TED的阈值电压(增大电压时电流的极大值点)记作 \(V_\text{threshold}\),维持电压(减小电压时电流的极大值点)记作 \(V_\text{sustain}\)。(\(V_\text{sustain} \lesssim V_\text{threshold}\)

TED中偶极畴的生长时间记作 \(T_\text{domain}\),渡越时间记作 \(T_\text{transit}\)。谐振电路的周期记作 \(T_\text{resonate}\)

TED的长度指畴移动的距离,充分长指大于 \(10^{-12} / \text{cm}^2\) 比载流子浓度。

\(T_\text{transit}\) 与器件尺寸正相关,而尺寸会影响功率容量。

高场畴会降低其它地方的电场强度,减小电流。

电流越接近正弦型函数,能量越集中于单频,效率越高。

  • 纯粹渡越时间(John Battiscombe Gunn)

    • TED充分长。
    • 器件上的电压始终超过 \(V_\text{threshold}\)。(⇒ 交流分量不能太强)
    • \(T_\text{domain} < T_\text{resonate}\),成熟畴。
    • \(T_\text{resonate} = T_\text{transit}\),一畴被吸收后,随即形成另一畴。(另 ⇒ 无法调谐)
    • 电流为脉冲串。
  • 猝灭畴

    • TED充分长。
    • 器件上的电压大部分时间超过 \(V_\text{threshold}\),不时摆动到 \(V_\text{sustain}\) 以下。
    • \(T_\text{domain} < T_\text{resonate}\),成熟畴。
    • \(T_\text{resonate} < T_\text{transit}\),畴来不及渡越完,就会因电压低于 \(V_\text{sustain}\) 而猝灭。
    • 电流峰更宽,更接近正弦型函数。
  • 延迟畴

    • TED充分长。
    • 器件上的电压大部分时间超过 \(V_\text{threshold}\),不时摆动到 \(V_\text{sustain}\)\(V_\text{threshold}\) 之间。
    • \(T_\text{domain} < T_\text{transit}\),成熟畴。
    • \(T_\text{resonate} \in (T_\text{transit}, 2T_\text{transit})\),一畴被吸收后,端压还没升到 \(V_\text{threshold}\),等一会儿才能形成另一畴。
    • 电流较大的时间占比不小,进一步接近正弦型函数。
  • 限制空间电荷积累(猝灭积累层,limited space-charged accumulation)

    • \(T_\text{resonate} < T_\text{domain}\),畴积累不到成熟。不过 \(T_\text{resonate}\) 仍远大于弛豫时间。
    • 器件大小适当,掺杂均匀,内部始终是匀强电场。(直接利用负微分电导)
    • 器件上的电压大而振荡剧烈,从 \(V_\text{sustain}\) 到正微分电导区都有分布。
    • 效率在这几种模式中最高。

控制电路

限幅器

2023年6月9日。

保护器件,尽可能继续工作。

  • 并联两个反接的SBD,利用整流特性。
  • 并联两个反接的变容管,利用阻抗不匹配时反射。
  • 并联一个P⁺–I–N⁺管,也是利用失配反射。

后备箱

  • 评价器件的角度:频率成分,频率(带宽)、幅度(动态范围)范围,噪声,隔离,制造复杂程度。

评论